东京学术塾| 女性友好—日本大学对女性的支援政策一览

东京学术塾| 女性友好—日本大学对女性的支援政策一览

“男生更适合学习和钻研理工科方面的学科,女生更适合学习与文史相关的课程”,这种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存在已久,反映到大学里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理工科专业的男女比例失衡。


面对这种已经形成、突出的男女数量差距,日本的大学没有摆烂,而是积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缩小这种差距,时至今日,有些政策也初见成效。本期就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政策,大家不妨也评一评:相比我们的“妈妈岗”,这些政策是否切实解决了女性在理工科科研领域上的一些痛点呢?




1

划定专门的女性入学名额


女子枠




香川大学大学院创发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的入试选拔中,可以看到在推荐选拔、一般选拔、社会人特别选拔、外国人选拔四种入试方式之外,还增加一种一般选拔(女子专门)的入试方式。这是只面向女生进行招生的入试方式,并允许参加这一选拔方式的学生可以同时出愿一般选拔。这种操作方式其实就是专门留出了几个给女生的合格名额。



这种操作方式并非香川大学独创。实际上,“女子枠”这一制度在多所大学中存在,如广岛大学、佐贺大学、长崎大学等,都有专门的女生配额,只是这种入试制度在学部的招生中更为常见


引入这一制度的大学从2023年24所大学到今年已经增加至30所以上,且配额人数也超出去年的一倍,例如兵库县立大学工学部女性学生的比例已从原来的10%提升至15%,确实是卓有成效的一种平衡男女比例的方式。




2

面向女性研究者进行招募


为了推进研究人才的性别平等,今年6月,筑波大学面向社会开启了女性研究者招募计划



这类的研究者招募并不是单纯地给到一个录用名额。像筑波大学是有一个Gender Support Team的支援机构,他们制定有一系列的相关帮扶政策:


  • 设立“学内保育所”,女性职工可以将孩子送到这里以便放心工作;

  • 提供雇佣保姆的经济补贴;

  • 设立专门的育儿・休息设施;

  • 想有看护家人的特别休假等。


作为面临生育课题的女性职工,这些政策切实地帮她们分担了一些实际的压力,化解了她们的部分困境。




3

颁发给女生的奖学金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日本院校的奖学金政策。在诸多奖学金中,有一类是只颁发给女性学生的。在此列举一二。



实践樱会奖学金


这是一个鼓励通过女子教育推动近代女性地位提升的民间奖学金,面向东京在读的亚洲女生,奖学金年额48万日元。




CWAJ奖学金


CWAJ是College Women's Assochiation of Japan的缩写,始于1949年,旨在援助那些获得美国大学录取但因当时的汇率状况等因素无法承担旅费的日本学生的海外旅费援助制度,于1972年转变为现今这种不问年龄和专业领域的CWAJ奖学金制度。



迄今为止,CWAJ奖学金获得者的总数超过870名,外国奖学金生的来源国达到49个国家,奖学金发放总额超过4亿日元,研究主题也涵盖医学、音乐、美术、建筑、犯罪学、国际公共政策、森林・自然保全学等广泛领域。其中就包含了CWAJ外国人留学生大学院女子奖学金。

 

该奖学金面向以取得博士学位为目的在日本大学院留学的外国籍女生,奖金支付额为200万日元。



近年,日本正在通过‌法律强制‌(如《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与教育政策创新‌双轨并进,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理科不适女”的局面逐渐破冰。至于日本能走到哪一步,还需拭目以待。

微信:

dongjingxueshu2